创新药:美股暴跌才给了创新药二次布局的良机
中国创新药板块近期受美股暴跌及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出现回调,但结合行业基本面、政策支持及全球化布局能力,其长期增长逻辑并未改变,回调反而为投资者提供了二次布局的优质机会。
中国创新药板块近期受美股暴跌及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出现回调,但结合行业基本面、政策支持及全球化布局能力,其长期增长逻辑并未改变,回调反而为投资者提供了二次布局的优质机会。
据药智网统计,2024年排名前十的企业创新药收入合计超过900亿元。头部Biotech渐入佳境,多家企业已证明其商业化能力。而以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为代表的老牌药企创新药收入已突破百亿元,成为其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继被诺华“退货”后,百济神州自己也放弃了TIGIT抑制剂欧司珀利单抗。据百济神州有限公司(简称:百济神州)官网最新消息显示,终止抗TIGIT抗体欧司珀利单抗(BGB-A1217)作为肺癌潜在治疗方法的临床开发项目。截至2024年上半年,百济神州在欧司珀利单抗项
在全球医药科技竞争的赛道上,中国创新药正凭借强大的研发活力,实现弯道超车,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篇章。近年来,我国医药研发领域呈现出巨大的创新活力,一串串亮眼的数据,正是中国创新药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
百济神州-UAH溢价达78.28%,位居AH股溢价率第71位。当日收盘,百济神州-UA股报220.91元,涨幅3.96%,H股报131.0港元,上涨1.0%。
2024年,国产PD-(L)1市场第一梯队仍由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等主导,复宏汉霖、康方生物等凭借特色产品和技术突破快速崛起,市场竞争从早期的价格比拼转向差异化、适应症拓展及全球化布局的深度竞争,行业格局在创新驱动下持续重塑。
2024年开年至今,中国医药板块上演冰火两重天的魔幻景象:传统药企龙头恒瑞医药市值缩水15%,而百济神州股价却狂飙50%,以3500亿元市值登顶A股医药板块。
百济神州-UAH溢价达72.99%,位居AH股溢价率第74位。当日收盘,百济神州-UA股报212.5元,跌幅3.41%,H股报129.7港元,下跌2.19%。
百济神州-UAH溢价达75.72%,位居AH股溢价率第77位。当日收盘,百济神州-UA股报220.0元,涨幅5.26%,H股报132.6港元,上涨5.49%。
百济神州在公告中表示,依据预先计划的无效性分析结果,独立数据监查委员会建议终止正在进行的3期AdvanTIG-302试验(NCTO4746924)。试验的总体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评估表明,该研究或难以达到总生存期主要终点。但同时,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经慎重考虑,
近年来,医药领域ADC(Antibody Drug Conjugates,抗体偶联药物)赛道持续火热。在这条赛道上,南开大学校友朱忠远和他创立的映恩生物不仅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更是被称为“ADC最强黑马”。
百济神州-UAH溢价达76.66%,位居AH股溢价率第79位。当日收盘,百济神州-UA股报209.0元,跌幅16.66%,H股报125.7港元,下跌22.84%。
2024年,国产PD-(L)1市场第一梯队仍由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等主导,复宏汉霖、康方生物等凭借特色产品和技术突破快速崛起,市场竞争从早期的价格比拼转向差异化、适应症拓展及全球化布局的深度竞争,行业格局在创新驱动下持续重塑。
当前,全球科技竞争进入“深水区”,各国在前沿科技领域激烈角逐,科技成果深刻重塑世界经济与国际竞争格局。而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这一举措冲击世界多
美国加征所谓“对等关税”给世界商业秩序带来了巨大冲击,国际贸易和全球产业链体系面临重构。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创板企业正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全球竞争力注入新动能。
创新药临床获批数量。2025年Q1共有186款创新药首次获批临床。
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及公开信息,2025年第一季度,有至少180款1类新药首次在中国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其中蛋白降解疗法至少有5款。这些药物的类型涵盖分子胶、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简称PROTAC)、蛋白降解剂纳米偶联药物、嵌合式降解激
公告显示,依据预先计划的无效性分析结果,独立数据监查委员会建议终止正在进行的3期AdvanTIG-302试验(NCTO4746924)。试验的总体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评估表明,该研究或难以达到总生存期主要终点。但同时,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经慎重考虑,百济神州决定
百济神州-UAH溢价达63.97%,位居AH股溢价率第81位。当日收盘,百济神州-UA股报250.78元,涨幅1.04%,H股报162.9港元,下跌1.21%。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实施办法(试行)》及《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工作程序》征求意见稿,明确对创新药、改良型新药及首个仿制药实施差异化数据保护机制,最长保护期限可达6年。